【科普】不咸≠少鹽,無處不在的“隱形鹽”你能發現嗎?
欄目:健康科普
日期:2021.11.13
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而鹽作為烹飪中的“C位”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雖然吃得太咸不健康的觀念已深入人心,但隨著現代人的飲食口味加重,加上無處不在的“隱形鹽”,其實,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過多的鹽分。
有人覺得只要平時吃得不咸,鹽的攝入就沒有超量。但事實并非如此,在日常飲食中,很少有人會去看產品中的鈉含量。吃著不咸,并不代表食物的含鹽量就低。咸味經常會隱藏在別的味道中,這些添加在食物中的鹽也被稱為“隱形鹽”,讓人防不勝防。
單憑味覺來判斷鹽分的高低是不可靠的,一些甜品,像奶酪、冰淇淋、面包等,雖然吃起來的味道是甜的,似乎與咸味不沾邊,但這些甜品在制作過程中都加入了鹽,而且甜味也容易掩蓋咸味。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甜味食品(如餅干、蛋糕、果凍、巧克力、奶味飲料、咖啡、薯片等)外包裝上的配料表,會發現它們之中很多都含有“隱形鹽”,且含量不算低。
例如:某軟餅干每100克中鈉的含量是439毫克,某品牌的白巧克力每100克中鈉含量是105毫克,某蛋糕每100克中鈉含量為150毫克,某奶味飲料每450毫升中鈉含量為277毫克,某果味果凍爽每100克中鈉含量為110毫克,某罐裝咖啡每100克中鈉含量為100毫克。
所以,控鹽不僅需要飲食清淡,還要學會看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簽,特別留意每份中鈉的含量。
專家提醒,日常生活中的高鹽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10類:醬和調料、咸菜醬菜類、咸蛋、熟肉制品、面制品類、咸堅果、咸魚蝦等海鮮、加工豆制品、薯片餅干類、罐頭制品。例如:100克火腿腸中含鹽量約2.5克,每天攝入250克火腿腸,就能達到一天的食鹽推薦攝入量。
摘自:陜西百姓健康